在道路改建中,如遇到设计路面下有管线,为防施工碾压时损坏,需要考虑路床距管线顶的深度能保持最小的安全深度,不足时,需要进行加固或降低挪移。以往对管道加固的办法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当管道横穿道路、管顶上部覆土厚度不足50cm时,可在管顶上部提高到60咖,待碾压完毕后,再把管顶凸出部分去掉;@采用做盖板沟保护的办法;◎用混凝土包裹管道(作3静包封)或在管道周围打灰土包裹加固;④如果当地条件和管道技术条件许可,也可采用局部降低的办法;⑤当上述的或其他的办法都不能解决时,则考虑管线改线,设法挪出矛盾范围。伸缩缝
在高程上发生矛盾时,如直埋电缆横穿路面之下时,可采用作竖井加过街沟(不通行式)解决局部降低的问题,电缆下弯时要考虑允许曲率半径。如管道则可采用压缩断面或改变断面的方法;对电讯可考虑改变管块排列型式;对有压管可考虑}B原来的大断面的管子改用多根小断面管子代替;对无压流管——雨水、污水等,则可按允许压缩限度来考虑(断面可压缩10%。20%,也可将圆改方或方改圆);对热力沟则可考虑把通行式改成半通行或不通行或局部压缩等。
在平面位置上发生矛盾时,如直埋电缆,视具体情况可在原位置不动加固或考虑迁移或局部改线。平面改移需要转弯时要考虑电缆允许的曲率半径。如地下管道在平面上矛盾不大,只是局部在路面下时,可用管道接口处摆动解决(如煤气中压或上水管)不必整条迁移,就是把几处接口逐个稍稍偏接一段移出路面范围以外。如为焊接管时也可加弯头解决,其他管道则可加检查井改移。
规范还规定在重要交叉口(包括立体交叉)或水泥混凝土等刚性路面下,应预埋过街管。
图6—3—29及图6—3—30为两种横断面型式的地下管线埋设示例,供参考以上都是指分散布置而言,也是目前布置地下管线的一般现状。当需要埋设大量新管线而道路宽度不足时,可以考虑将同类管道,以小换大,以旧换新(如给水管常因水垢堵塞,使管道有效截面减小),让出新管位敷设新干管;或将占有较宽敷设空问的管位让给新排的较大干管;或将各种地下管线集中布置在一个总管(综合管道)内;或将非地区服务性管道迁移到邻近的平行道路上。此外,国外也有采用在:司一位置上分层敷设地下管线的做法等。
伸缩缝规范规定在下列情况下宜采用综合管道:
①交通运输繁忙、管线设施复杂、埋设管线安排有困难的快速路、主干路以及配合地下铁道、立体交叉等大规模工程的修建;
②重要广场、交叉口:
③道路与铁路、河流交叉处;
@水泥混凝土等刚性路面下。
综合管道沟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热力管不应与电力、通讯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
②排水管道应布置在沟底;
③腐蚀性介质管道的标高应低于其他管线;
④有火灾危险性气体、毒性气体和液体以及腐蚀性介质管道,不应共沟敷设.
并严禁与消防水管共沟;
⑤凡有可能产生互相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敷设。
建设地下综合管道有以下的效果:
①防止或减少开挖道路的情况,可节约维护道路的经费,并且占地也少;
②结合公用设施的需要,比较容易容纳所需管线;
◎检查人员可人沟进行维护、比较方便;
④提高了公用设施的安全性,并有防灾作用;
⑤保证了道路结构的安全稳定,并对城市景观起到良好作用。
但一次投资费用大,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直至目前仍未能普遍采用。
上一篇: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的布置
下一篇:城镇燃气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