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大桥处于南渡江三角洲,地表水主要来自南渡江水,其次是雨水。桥位所在河段,虽然受到海水潮汐的影响,但海南属于多雨省份,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2500mm,还常遇有台风夹带暴风雨,故地表迳流充裕,还时常出现暴涨现象,直接影响南渡江水位升落,明显制约着海潮流。根据水文观测记录显示,桥位所在河段,最大涨落潮差2.5m。由于该河段宽而浅,河道形态复杂,海水潮汐涨落来回冲刷河槽,潮流穿流沙洲之间,导致河槽水流散乱。
南渡江水由于受到海水影响,水质较复杂。通过水样分析,每升河水涨潮时河水中负氯离.子CI-含量达217mg;落潮时为CI-含量为169mg,每升水中二氧化碳含量23.9~29.lmg,属于碳酸性弱腐蚀水质。
根据钻孔资料探明,桥位处的地下水有二层,第1层为地表水,滞留于中、粗砂层,属于空隙潜水,伸缩缝其水量和水质受季节降雨和江水涨落髟响,每升中含有负氯离子CI-为169—217mg。第2层滞留于第8粗砂岩性单元,含水层厚度4. 95m,通过抽水试验表明,该层水属于强透水层,每升地下水负氯离子CI-含量达31.2~535.5mg。地下水综合稳定水位高程一般在1.62~3.Om之间。按照《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程》(JTJ06-91)附录8关于环境介质对混凝土腐蚀性评价标准,南渡江水高水位时,实测侵蚀性二氧化碳含量为29.9~19.1,对混凝土具有分解作用,属于弱腐蚀性水质。
上一篇:琼州大桥伸缩缝方案选定
下一篇:大桥伸缩缝方案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