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桥计算概述
时间:2011-07-08 11:4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拱桥的结构选型、总体布置、各部分尺寸及施工方案拟订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计算分析,包括拱桥在运营阶段和施工阶段的受力分析和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以及必要的动力分析等,以确保拱桥在各阶段的安全和经济TST伸缩缝。
从整体结构来看,拱桥通常为多次超静定的空间结构,当活载作用于桥跨结构时,拱上建筑参与主拱圈共同承受活载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拱上建筑与主拱的联合作用”,简称“联合作用”。在横桥方向,与梁桥相似,不论活载是否作用在桥面的中心,在桥梁的横断面上都会出现应力的不均匀分布,这种现象,称为“活载的横向分布” TST伸缩缝。
研究表明,简单体系拱桥的联合作用程度大小与拱上建筑的形式、构造及施工程序有关。一般认为,拱式拱上建筑的联合作用较大,梁(板)式拱上建筑的联合作用较小。在拱式拱上建筑中,联合作用的大小又与许多因素有关。例如,腹拱圈、腹拱墩对主拱圈的相对刚度越大,联合作用愈显著,腹拱愈坦,其抗推刚度愈大,联合作用亦愈大。同一拱桥中不同的主拱截面,联合作用的大小也是不同的,通常拱脚、l/8等截面的联合作用较大而拱顶较小。随着拱上建筑的轻型化,拱上建筑对主拱圈的约束减小,联合作用亦随之减小,当采用轻型的梁(板)式拱上建筑时,联合作用的影响可以略去不计。此外,施工程序也影响到联合作用,当采用有支架施工方法时,若在主拱合拢后即落架,然后再建拱上建筑,则拱和拱上建筑的自重及材料收缩等影响大部分由主拱单独承受,只有后期恒载、活载以及温度变化等影响才存在联合作用;如果拱架是在拱上建筑完成后才卸落,则所有荷载和作用都存在联合作用TST伸缩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