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点(搁置点)位置确定及吊运时内力计算
时间:2011-07-16 11:2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拱肋吊点及搁置点的位置,需要结合拱肋的截面形式和配筋情况以及在起吊、运输、安装过程中的受力状况来确定TST伸缩缝。
拱肋一般采用两个吊点。当拱肋分段较长或拱肋曲率较大时,可采用四个吊点,使拱肋受力更为均匀。
拱肋是曲线形构件,为了保证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需要使两个吊点(吊环)的连线在该段拱肋弯曲平面重心轴以上,否则,吊运时可能出现拱肋侧向倾翻的现象。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对于圆弧拱,要求各段拱肋的吊环离中线的距离Z。
对于悬链线拱,可参考有关资料按精确方法确定拱肋的重心及吊环离中线的距离l。,也可以近似按上述圆弧拱计算,式中R则为换算半径。
同时还应该根据拱肋的截面形式及配筋情况,由截面应力的计算来确定吊点或搁置点的位置TST伸缩缝。
计算吊运过程中拱肋的内力时,可将弧形拱肋近似地按直梁计算,所承受的荷载一般仅有自重。但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应根据施工设备的性能、操作熟练程度和可能撞击的情况,考虑采用1. 2~1.5的冲击系数。这样就可以通过拱肋内力及应力的计算,确定合理的吊点位置。例如有两个吊点的拱肋,长度为Z,矩形截面,设上、下缘配筋相同,g为自重恒载集度(考虑1. 2~1.5的冲击系数),则利用吊运时两个吊点处的负弯矩M:与跨中截面正弯矩M.相等的条件,可求得合理吊点位置在距端点x一0. 207l处。在设计中,拱肋下缘钢筋往往比上缘钢筋多,因此容许正弯矩大于负弯矩,这样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合理吊点位置。
在实践中,通常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结合施工条件,先确定吊点或搁置点位置,然后再计算内力,进行强度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