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资讯 >

大成橡胶桥梁伸缩缝

拱圈混凝土的浇筑

时间:2011-07-15 16:1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在浇筑拱圈混凝土之前,必须在拱架上支立模板,绑扎或焊接钢筋骨架。
为了保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拱架受力均匀和变形最小,必须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和顺序,并应注意以下几点TST伸缩缝
①跨径小于16 m的拱圈或拱肋混凝土,应按拱圈全宽度从两端拱脚向拱顶对称地连续浇筑,并在拱脚混凝土初凝前全部完成。如预计不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则应在拱脚预留一个隔缝并最后浇筑混凝土。为了防止拱架的拱顶部分上挠,可在拱顶区段预先压重。
②跨度大于或等于16 m的拱圈或拱肋,应沿拱跨方向分段浇筑。分段位置应以能使拱架受力对称、均匀和变形小为原则,采用拱式拱架时,宜设置在拱架受力反弯点、拱架节点、拱顶及拱脚处;采用满布式拱架时,宜设置在拱顶、l/4、拱脚及拱架节点等处。各段的接缝面应与拱轴线垂直,各分段点应预留间隔槽,其宽度一般为0. 5~1.0 m,当安排有钢筋接头时,其宽度尚应满足钢筋接头的需要。如预计拱架变形较小,可减少或不设间隔槽,而采取分段间隔浇筑。
③分段浇筑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对称于拱顶进行,使拱架变形保持均匀和尽可能最小,并应预先做出设计。拱圈的分段浇筑参见图8-55。
分段浇筑时,各分段内的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因故中断时,应浇筑成垂直于拱轴线的施工缝;如已浇筑成斜面,应凿成垂直于拱轴线的平面或台阶式接合面。  
④间隔槽混凝土,应待拱圈分段浇筑完成后且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接合面按施工缝处理后,由拱脚向拱顶对称进行浇筑。拱顶及两拱脚间隔槽混凝土应在最后封拱时浇筑。封拱合拢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宜在接近当地年平均温度或5~15℃时进行,封拱合拢前用千斤顶施加压力的方法调整拱圈应力时,拱圈(包括已浇间隔槽)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
⑤浇筑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拱圈(拱肋)时,纵向钢筋接头应安排在设计规定的最后浇筑的几个间隔槽内,并应在浇筑这些间隔槽时再连接。
⑥浇筑大跨径拱圈(拱肋)混凝土时,宜采用分环(层)分段法浇筑,也可沿纵向分成若干条幅,中间条幅先行浇筑合拢,达到设计要求后,再按横向对称、分次浇筑合拢其他条幅。其浇筑顺序和养护时间应根据拱架荷载和各环负荷条件通过计算确定,并应符合设计要求TST伸缩缝
⑦大跨径钢筋混凝土箱形拱圈(拱肋)可采取在拱架上组装并现浇的施工方法。先将预制好的腹板、横隔板和底板放在拱架上组装,焊接腹板、横隔板的接头钢筋形成拱片后,立即浇筑接头和拱箱底板混凝土,组装和现浇混凝土时应从两拱脚向拱顶对称进行,浇筑底板混凝土时应按拱架变形情况设置少量间隔缝并于底板合拢时填筑.待接头和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安装预制盖板,然后铺设钢筋,现浇顶板混凝土。
⑧在多孔连续拱桥中,当桥墩不是按单向推力墩设计时,应注意相邻孔间的对称均衡施工,避免桥墩承受过大的单向推力。尤其是在裸拱圈上修建拱上结构的多孔连拱更应注意,以免影响拱圈的质量和安全TST伸缩缝

------分隔线----------------------------

二维码名片(扫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