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缝处墙体开裂原因分析及加固处理
时间:2011-07-07 11:2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1工程概况
某新建住宅楼,建筑面积约6 000 m2,共5个单元,6层,标准层高3m。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中部设置伸缩缝,总宽15 m,总长80 m。该住宅主体竣工于2006年初。设计材料指标:砌体均为Ml0机砖,砂浆为M7.5混合砂浆。
现场结构平面、构造柱及伸缩缝设置位置与设计相符,材料强度现场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2裂缝描述
该楼2006年10月最先于顶层发现伸缩缝两侧纵墙出现裂缝,之后于5层和4层相同位置处发现有纵墙裂缝出现。裂缝开展形状主要为“)”形,即中间向内鼓出,缝宽为两头细中间稍宽,最大缝宽3 mm。
原因分析
1)从裂缝的形状来看,裂缝非承载力不足而产生。伸缩缝两侧墙体基础为整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基础,并未断开,同时纵墙裂缝均发生在4层以上,现场未发现下部楼层有明显裂缝产生,由此可以认为,伸缩缝两侧墙体裂缝与不均匀沉降关联不大。
2)裂缝发现时间为2006年10月初,处于季节转换时期,温差较大,顶层墙体裂缝较严重。同时,顶层圈梁下方与墙体接缝处发现有细微水平裂缝出现,应为砖墙和混凝土顶板在温度变化T线膨胀系数不同所致。故裂缝的出现与温度变化关系较大。
3)现场发现,伸缩缝两侧部分构造柱由于施工不当而连体浇筑,构造柱相连导致该处伸缩缝失去减小纵墙温度应力的设计意义,同时,伸缩缝处间隔泡沫板在施工中已被挤碎混入构造柱混凝土中,也导致柱存在薄弱截面。
4)纵墙长度远大于横墙长度,裂缝在纵墙上表现较为明显。对于伸缩缝处纵墙,由于上下楼板的水平剪力和连体构造柱在高度方向的限制作用,产生纵墙向内鼓的裂缝。综上所述,该工程纵墙裂缝为温度裂缝的一种,其产生直接原因是伸缩缝处构造柱施工不当造成连体,导致该处伸缩缝失去设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