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资讯 >

大成橡胶桥梁伸缩缝

对老西桥进行改造设计方案彰显汉风蜀韵

时间:2014-06-03 09:47来源:http://www.hsxj.cn/ 作者:admin 点击:

西桥,俗称老西桥、西河桥,因位于城西、建在西河上而得名。西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当时该桥位于果城西南郊,后多次迁址改建。明嘉靖年间,西桥坍塌。明万历六年,大学士陈以勤捐资另选址重建,命名为广恩桥。到了清代,广恩桥受到损坏。乾隆九年,岳池人刘柱元募捐重建石桥,改名为西溪桥。几年后,西溪桥垮塌。嘉庆十四年,顺庆知府黄铣带头募捐重建桥梁,没有完工就离任了。

后任知府盖方泌继续修桥。这一次,桥址再次发生变化,迁至广恩桥遗址上游数丈远的地方,改名为永安桥。1928年,顺(庆)蓬(溪)公路修建时,填高了永安桥两端,拆除桥头牌坊和上桥石梯,铺平了桥面,永安桥成为一座公路桥,后来,名称变为西桥。1981年,南充遭遇特大洪灾,西桥的桥栏、桥面受损严重,第二年,改石桥栏杆为钢筋水泥栏杆,桥面铺上了沥青混凝土。“老西桥原本没有十二生肖雕像,为啥要增添这一景观呢?”有人提出异议,十二生肖雕像立于桥身两侧,易被损毁,反而影响桥身美观。而且,十二生肖雕像与老西桥有没有历史文化关联,设置这样的雕像没有太大的价值。   

有人认为,老西桥属南充市文物保护单位,按照文物保护和修复的有关规定,只能“修旧如旧”。老西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如今的老西桥修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维修时到底“旧”到哪个时代,应该有个标准。   针对在老西桥头设置“汉之梁”的方案,大部分与会人员表示认同。他们认为,“汉之梁”的设计古朴厚重,紧扣“安汉故城”这段历史,彰显了南充作为“三国之源”的文化底蕴。“汉之梁”立于桥头,与西河右岸的三国文化主题雕塑长廊融为一体,与周边景观很协调。   

“对老西桥片区的改造正如火如荼进行,对老西桥进行打造迫在眉睫。”市西山风景区管理局局长张树柏介绍,随着牌坊湾城中村改造、安汉故城、西河右岸防洪堤、三国文化主题雕塑、西河廊桥、西河治理等项目的实施,老西桥与周边环境显得越来越不协调。目前,顺庆区政府已组织有关部门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次评审和修改,桥身的“安全”和“保护”是每次评审会讨论的焦点。

------分隔线----------------------------

二维码名片(扫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