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桥梁接缝部位不容易处理好,其伸缩装置造价相对较昂贵,也容易损坏,使维修费用增加。又由于伸缩装置有损桥面美观,不利车辆行驶和影响人们的情绪,致使各国桥梁设计者趋向于尽可能少地设置桥面伸缩缝,或者设计成无缝桥梁结构。
TST桥梁伸缩缝梁桥首先在英国应用,并获得成功。迄今为止最长的TST桥梁伸缩缝梁桥是美国奥温尔桥,该桥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全长1 287m,仅在桥台处设置大位移量的伸缩装置。设计这种结构,要在中间梁的接缝处设置连续钢筋,在梁底使用滑板支座或滚动支座,全桥只能设计一个固定支座。这种结构的设计计算虽然繁杂,但现代电子计算机和结构分析程序的发展,已能轻易地计算TST桥梁伸缩缝梁桥或连续结构的内力和位移。
我国最长的TST桥梁伸缩缝梁桥是浙江省宁波市解放桥,该桥II孔桥面连续,全长233m。湖北省沙洋大桥引桥均为30m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四孔或六孔为一联的桥面连续,即连续段分别为120m和180m设一条暗缝。目前桥面连续的长度已大大突破上述长度,有向较大连续长度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修建完全无接缝桥梁的方法,根据美国联邦公路局技术咨询报告中的建议,将桥台设计成整体式,主梁的两端侧固定在整体式桥台上。这就要考虑到桥台能否随着上部结构的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位移,也要考虑到桥台位移对桥头引道路面的影响。
这些都是完全无接缝桥梁结构设计和修建时应该考虑的。根据填纳西州的经验,一个设在桩基上的典型柔性桥台,它本身的挠曲能产生50ram的位移,而设在岩石基础(但不嵌入岩层)上的同样桥台,只能允许6~7mm位移。因此,伸缩量超过7mm的桥台必须安装伸缩装置或使用铰接桥台。也就是说,无缝化的建议,是具有范围的限制。根据我国的一般经验,单缝的伸缩量在30mm以下,采用桥面连续,或使用EPBC弹塑体的办法,只要施工上充分注意,应该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