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标兵管理—新模式带来新挑战
2011年3月,中铁二十局中标G216线五彩湾至大黄山高速公路,该项目合同总投资15.8亿元,线路全长96.61公里,沙漠路段比例高达39.6%,线路穿越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且工程地质多为盐渍土,大部分路基须进行换填非盐渍土处理。作为当时全局线路最长、投资额最大的公路项目,具有有效工期短、技术难度大、环保要求高等显著特点。
新疆,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国土面积占到全国六分之一,对于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的中铁二十局而言,这里蕴藏着一片巨大的市场。如果能顺利完成新疆首条沙漠高速公路的建设任务,则必将会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业绩,占得先机。承担施工任务的五公司立即调兵遣将,组织了一支堪称豪华的管理队伍。3月18日,先头部队抵达吉木萨尔,前期对接、实地考察等工作火速展开。
4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亲自出席简朴而热烈的开工仪式,吹响全面向沙漠进军的号角。在中铁二十局副总经理王玉松等领导的亲自协调下,项目部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就迅速完成了现场整体布局。2处大型驻地建设及实验室、3个拌和站、3个钢筋加工厂及2个预制厂,全部按标准化要求完成建设,各路基、桥涵等施工队伍沿线集结,在路基施工高峰期,共计投入机械设备近700台(套),投入工人6000多人。
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吸引了新疆交通运输厅领导的关注。8月24日,全国公路代建工作座谈会在乌鲁木齐召开,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李华和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100余名交通运输部门主要负责人特别安排一天时间,驱车近两个小时前往五大项目观摩,与会人员对该项目在标准化建设和大标段管理模式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实力给予充分肯定。
从容背后是艰辛,光彩背后是付出。一个总投资15.8亿元的公路项目,从路基到路面,从主体到附属,全部由一家单位完成,这在中铁二十局历史上也属少见。加之管段长达96.61公里,沙漠路段比例高达39.6%,无论从管理跨度还是技术难度而言,对于刚刚重新组建才4年的五公司而言,都意味着巨大的挑战。
为快速适应大标段管理新模式,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项目部大胆创新管理模式,将全线划分为3个工区,并建立由项目领导分片负责的责任制,有效的确保了工序衔接有序。
对于一片全新的市场,质量就意味着“敲门砖”。究竟是骡子是马,全靠质量来证明。在项目经理王红伟和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下,五大高速项目部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从材料采购的质量源头进行控制,严把原材料进场关。试验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一起对进场材料现场采样进行检测,确保每一批材料都是合格的、放心的。同时,技术人员还对工程的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进行全程跟班监督。一旦发现违规操作现象,立即进行阻止并责令整改,消除了质量隐患。
从开工到竣工,项目部对实体工程和主要原材料自检112000余次、钢筋加工安装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自检46700余次,有效确保了关键质量指标合格率达到100%,钢筋加工安装、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指标合格率达到89.6%以上。
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保要求更高。加之施工地点所在的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部,保护区内生活着普氏野马、蒙古野驴、黄羊、盘羊、野骆驼、鹅喉羚、野山羊、狍鹿、马鹿等有蹄类野生动物,施工中一旦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就将严重影响到这些濒危物种的生存。
为尽量减少为野生动物的影响,施工人员在每个施工便道的道口和沿线都设置了醒目的指路、安全警示、环境保护标牌。施工过程中,他们加强施工便道维护,减少行车扬尘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并严格按照设计设置取、弃土场,严禁施工车辆越过红线在草原和戈壁滩上随意行驶。为确保野生动物迁徙不受影响,他们还在经过保护区的线路上专门设置了9个宽达8米的迁徙通道。
今年10月,五大高速公路全线竣工以后,桥上运送资源的车辆往来穿梭,桥下野马、野驴等动物通过迁徙通道往来无碍,戈壁深处形成一道建设与保护、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景观。
——桥梁伸缩缝厂家提供
上一篇:柏香树大桥封闭抓紧施工
下一篇:高速跨秦淮新河大桥正式通车请文明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