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小桥,桥基下游一侧面积大约为20m2左右的冲刷坑深达4~ 5m.已远远超过了它的基础埋深,这桥实际上有一部分已是悬空的,但因坑中有水,而其它部位的铺砌层又浅而可见,使人们一时发现不了它的危险性,竞在很长时间内疏忽了对它的冲刷深度进行测量。 道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区域漏斗加深扩大,地面下沉,海水倒灌,水质严重污染,环境干化,风沙日盛,旱灾加剧,土地沙化,降尘量增加,气温升高等,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影响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且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如氟中毒症,氟骨病等;同时,水生物资源也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如华北明珠“白洋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发生干淀13年,鱼类资源由1 958年的1 6科54种减少到1 975年的1 2科35种;又如邢台市的百泉,清朝乾隆《顺德府志》载:“百泉出平地,其脉甚多,自邢台发源,流经沙河(县)人南和、任县与澧河水合流人隆平大陆泽,元郭守敬建议开河,以灌民田”。明代、清代都相继修建了引水灌溉工程。新中国成立后,百泉灌区由国家统一管理,经治理改造,灌溉面积最大时发展到1.4万hm2,70年代以来,由于连年干旱和上游修建了水库,邢台电厂用水和城市建设等原因,80年代百泉多数年份只在冬季出水,90年代以来基本处于干涸状态,不仅灌区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城市工业发展也受到制约,并在1 993和1 995年两次出现了水荒,居民生活用水困难。
干旱缺水对工农业发展影响确已十分严重,目前虽然我省的国民经济还能发展,主要是靠千方百计的节约用水,工业挤占农业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甚至靠牺牲环境来维持的,但从可持续发展来看,这种状况必须扭转,否则对可持续发展昀危害将是不可估量的。